中醫認為,燥是秋季的主要特點,所以有“秋燥,其氣清肅,其性干燥。”這導致人體容易因干燥而上火,比如說皮膚干燥,口干、鼻干,甚至咽喉腫痛,便秘等等。要減輕或防治秋燥,不但要多喝水,淡茶等,最好是每餐都有湯。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關于“煲湯”的那些事兒!
湯,是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鮮美可口,營養最豐富,最容易消化的品種之一。我國五千年的歷史,而湯文化就長達三千年之久!
根據美國《食譜大全》里面記載,世界上共有一千多種湯。中國人喜歡的就有紫菜湯、雞湯、肉湯、魚湯、白菜豆腐湯等等,美國人最愛吃雞肉面湯,法國人最愛洋蔥湯,俄羅斯人最愛羅宋湯,泰國人離不開的冬陰功湯等等。總之,對偏愛湯的人來說是“寧可食無饌不無湯”。
湯雖然好,但是要煲好一鍋湯并不容易。不少人在煲湯的時候會進入一些小誤區。今天小編就列舉幾個最容易犯的錯誤,大家一起糾正吧!
水太少
水是煲湯的關鍵,我們在煲湯的時候最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水加得不夠多,導致中途加水,影響了湯的味道。一般情況下,煲湯時加的水量應該至少是食材的3倍。如果中途確實要加水,也要是熱水才好。
煲太久
有些人總是覺得湯煲太久不進味,但是實際上煲湯時間過長就會增加湯里面的嘌呤含量,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,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。所以,如果是青菜湯,幾分鐘即可。如果是肉湯,時間以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最好,如果是燉骨頭或者豬腳湯,可以適當延長一點時間,但是也不要超過3小時。
亂加料
喝湯進補,不過也不能亂補。不少人會在煲湯的時候加入一些中藥材,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,不同的中藥材寒、熱、溫、涼特性不一樣,比如說當歸性溫,枸杞性平等。煲湯前你要知道你加的食材適不適合自己,像當歸、黨參這些性溫的材料,體寒的人比較適合,體質熱的吃多可能會上火。
進入秋冬季節,天氣冷了,也比較干燥。人體新陳代謝減慢,這是最適合進補的時候。現在,小編推薦幾款秋冬適用的煲湯食方給大家。
羅漢果有清熱涼血、生津止咳、滑腸排毒、嫩膚益顏、潤肺化痰等功效,而白菜干有消燥除熱、通利腸胃、下氣消食的功效,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煲粥的材料。值得一提的是它富含粗纖維,秋冬常食還能潤腸通便。
原料:
羅漢果1/3—1/2個,白菜干50克,瘦豬肉100克。
做法:
1、羅漢果、白菜干洗凈,瘦豬肉洗凈切塊
2、把三個食材放進湯鍋里面,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到菜干軟爛即可。
核桃有補腎固精、溫肺定喘、潤腸通便的功效,用核桃配以健脾益腎的淮山、養血滋潤的紅棗煲豬肚,有補腎、壯腰、養腦的作用,為一款秋冬養生靚湯。
原料:
核桃淮山各30克、紅棗5個、豬肚1個、生姜3片。
做法:
1、把材料都洗干凈備用。
2、豬肚切開翻轉用鹽或生粉揉擦后再洗干凈。
3、把干凈材料和生姜一起放進鍋里,加水適量。
4、大火煮沸之火改文火煲一個半小時,最后加鹽調味即可。
胡蘿卜為“果、蔬、藥”兼用的食材,中醫認為胡蘿卜能補中下氣、利胸膈、潤腸胃、安五臟。現代營養學認為秋天經常食能加強體質、進步免疫力和潤澤肌膚。用它煲豬排骨則能湯味鮮美甘潤,且補中益氣。
原料:
排骨300克,胡蘿卜300克,玉米2根
做法:
1、胡蘿卜削皮,洗凈切塊,玉米洗凈切塊
2、排骨洗干凈后砍成塊,用開水汆燙
3、把所有材料放進鍋里,加適量的水。
大火煮開后小伙煲一個半小時后調味即可。
公司地址: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十字街 郵編:441021 鄂ICP備05000447號